「貴州2019中國農民豐收節·豐收節里話豐收」安順市大壩村:刺梨金燦燦 產業紅火火
發布時間:
2019-09-26 18:13
來源:
9月23日,貴州省2019年“中國農民豐收節”啟動儀式暨“安順金刺梨”慶豐收·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活動在安順市西秀區雙堡鎮大壩村啟動。大壩村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息。
“過幾天就可以采摘了,估計今年金刺梨的收成要比去年好。”豐收節里話豐收,在大壩村的街頭巷尾,村民們興致勃勃地談論著即將迎來豐收的金刺梨產業。
“金刺梨是咱們大壩村的寶貝哩,家家戶戶都在種。以前我家4畝地種苞谷,一年下來只有幾百塊錢的收入?,F在入股到合作社,光是分紅就能有上萬元。”談起金刺梨,村民周正明滿臉笑意。
村民質樸的笑容,源自心底明明白白、實實在在的豐收賬。“每畝金刺梨可產2000斤,每斤價格是3元,4畝地就是24000元,按照50%的分紅能拿到12000元,再加上每株金刺梨的管理費和采摘費,一年可以賺一萬五六。”周正明笑著說道。
謀好產業的發展賬,才能鑄就村民的豐收賬,大壩延年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江平介紹道:“為了推動產業的穩固發展,我們成立了專業合作社,村民將土地入股到合作社,由合作社統一經營管理,采用‘235’分紅機制,每年合作社經營收益明確20%作為村集體發展基金,30%作為管理費用和勞務開支,50%按照土地入股情況分配給農戶。”
此外,為了讓金刺梨得到較好的管護,合作社把金刺梨承包給農戶,農戶定期進行除草、施肥、修剪枝條等管理,按照每株12元/年支付管護費用。村民可根據自家的勞動力狀況,從合作社承包幾百到幾千株不等的金刺梨管護,按照承包量獲得相應的管理費。
以“三權”促“三變”為引領,采取“公司+合作社+農戶”的模式,村民都成了股東,村民領分紅、掙工資,收入逐年提高。截至去年底,大壩村374戶1564人全部參與金刺梨產業發展中,入股共5000余畝,累計分紅1000多萬元,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2000元。村集體經濟從不足10萬元上升到350萬元。村集體固定資產4000萬元,全村經濟總量達到1200萬元。
如今,大壩村還發展了精品水果、金刺梨果酒、螞蚱等多項高效農業產業,讓村民在高效農業產業發展中享受實惠。
以大壩村為樣板,金刺梨產業發展在安順市全面推廣開來。截至去年底,安順市金刺梨產量1.4萬噸,產值達8.74億元,惠及9.26萬人,安順金刺梨得以健康和長足發展,已發展成為集種植、加工、旅游于一體的特色優勢產業。
上一頁
下一頁
上一頁
下一頁
相關新聞